随着李某诉某企业清算事务所有限公司、北京市某律师事务所管理人责任纠纷案(入库编号:2025-16-2-297-001)的公布,破产管理人(以下简称管理人)的执业风险及其防范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。
2024年12月31日,最高法和证监会联合印发《关于切实审理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》(以下简称《纪要》)。作为配套文件,2025年3月14日,证监会发布《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1号——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相关事项》(以下简称《指引》),自发布之日起实施。
本文重点解析中国企业在越南注册商标面临的两大核心挑战,即在“先申请原则”下延迟注册的风险与纯汉字商标的注册困境。通过案例研究与法律分析,我们旨在为企业提供实务建议,助力实现有效商标保护。
2025年2月19日,国务院发布《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方案》),旨在通过扩大市场准入、优化投资环境及强化服务支持等多项措施,稳定和吸引在中国境内的外商直接投资。
本文旨在解读香港地区承认与执行内地法院判决的最新法律框架,并结合实务操作,为内地企业和个人提供指引,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重要的跨境法律机制。本篇作为指引的(上)篇,将重点介绍该机制的法律依据、程序框架和适用范围。
新《规则》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《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》(以下简称32号令)的配套操作规范,针对国有资产交易中的制度空白、流程冗长、权益保障不足等问题,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调整。
商业秘密作为企业重要的智力成果,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“秘密武器”。实践中,员工违反保密义务、商业对手的不正当竞争手段均可能对企业商业秘密造成威胁。
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和高净值人群规模的扩大,财富传承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议题。根据招商银行发布的《202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》显示,超过70%的高净值家庭面临代际财富转移问题,而传统的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因缺乏灵活性、长期规划性和风险隔离功能,难以满足复杂需求。
全球各国经济体中,中小微企业数量都占到了90%以上。小微企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,其灵活性、多样性极大地丰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宽度和深度。伴随着新生,必然有相当数量的小微企业退出。破产的本质是市场化有序退出,如何及时、准确地识别出小微企业的真实价值值得关注。
现在市场中常见的增信措施起源于金融领域,是金融创新的产物,其设计初衷是为了适应复杂的金融结构、规避严格的监管手段。经过市场的检验后,部分运行良好的增信措施被移植、采纳进了一般民商事活动当中来。